鉴定描述:体黑褐至黑色,鞘翅色泽较淡,大多棕褐色,被黑褐、棕褐及棕红色绒毛,一些部位散生少许白色细毛,每翅中部有一条宽阔灰白色横斑,斑纹前后的边缘呈不规则状弯曲。腹面被灰白色绒毛,胸部腹面的两侧绒毛棕褐或棕红。 触角被棕褐色绒毛,自第三节起各节基部有灰白色绒毛,上唇密布灰白色细长毛,唇基光亮,不着生绒毛。头部额横宽;复眼下叶长于宽,与其下颊部近于等长;雄虫触角长于身体,雌虫触角则达鞘翅端部,柄节末端背面具细皱纹刻点,第三节与第四节约等长;头具刻点,颊刻点较粗。前胸背板宽显胜于长,两侧缘微弧形,不具侧剌突,前、后缘略有横沟,胸面刻点较粗。小盾片三角形,端角圆形。 鞘翅不很长,较短而宽,基部有少许颗粒状刻点及粗深刻点,每个刻点内着生一根很细的白毛。 后胸腹板近后缘中部有一对隆突;雄虫腹部第一节后缘具浓密缨毛,腹部第二节较长,两侧各有一个近半圆形浅凹穴,着生浓密淡黄色绒毛;堆虫腹部末节最长,同第一、二腹节之和约相等,自前缘至中后部有一条细的中纵沟。
鉴定来源:《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35册 鞘翅目 天牛科(三)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