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描述:水稻铁甲体狭长,体长3.5~5毫米。背面铜绿色或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腹面与足褐黑或黑色,股节有时褐红或棕红色。前胸背板两侧各具5刺,前端4刺粗壮,基部合并,具一共同短柄,第5刺短细,距离稍远。鞘翅刻点粗密,刻点行不规则;背刺或极短小或其长不超过翅侧长刺,主要背刺着生于行距Ⅱ、Ⅳ、Ⅵ、Ⅷ上,行距Ⅱ有4刺,中部前、后各2刺,行距Ⅳ具2刺,中部一刺较发达,端部一刺很小,行距Ⅵ前、后部各一刺,行距Ⅷ仅近末端一刺;翅侧一般9刺,长短相间,长刺长不超过触角第3节长的3倍。头壳坚硬,头式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象甲类的额与头顶向前极度延伸,形成象鼻状的“喙”,口器生于喙端。触角有丝状、棒状、锯齿状、彬齿状、念珠状、鳃叶状和膝状等,一般11节,少数1—6节。复眼通常发达,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有的退化或消失,很少种类具单眼。上唇发达,有的隐藏于唇基下或消失,上颚多发达,有的种类非常强大,几与身体等长;下领显著,肉食亚目的下颚分为外叶和内叶,外叶分2节,呈须状,内,叶发达呈叶状;下唇的颏颇发达,亚颏存在,或与外咽片愈合,下唇须通常3节,少数2节,个别种类不分节。前胸发达,能活动,前胸背板自成一骨片,背板与侧板间在肉食亚目中有明显的缝分开,而多食亚目则两者愈合。前胸腹板为一骨片,其上有l对前足基节窝,该基节窝后缘若被骨片环绕,即称为“闭式”,反之则称为“开式”,此特征常用于分类。中、后胸愈合,中胸小盾片三角形,常露出鞘翅基部之间,百中、后胸背板的其余部分为鞘翅所覆盖。中、后胸基节窝的形式,也常作为分类依据。前翅由于角质化,翅脉已不可见,静止时合拢于胸腹部背面,主要司保护虫体和后翅的作用。后翅膜质、宽大、少翅脉,平时纵横折叠于前翅之下,是飞翔的主要器官。足一般适于步行或奔走,但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功能和形态上也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地下活动种类的前足适于开掘,水生种类的中;后足适于游泳,某些行动活泼的种类其后足适于跳跃等。3对足跗节的数目按前、中、后足顺序排列,称为跗节式,通常是分类的度重要特征。如5—5—5则表示前、中、后足跗节均为5节;5—5—4则表示前、中足跗节为5节,后足为4节等。跗节的着生情况通常有两类,一种是跗节5节时,第4跗节甚小并隐于第3跗节之间,称为隐5节或伪4节;另一种是跗节4节时,第3跗节甚小并隐于第2跗节中间,则称为隐4节或伪3节。腹部变化较大,一般10节,第l腹节退化,第3—9腹节明显。由于腹板多有愈合或退化现象,可见腹板通常为5—8节。雌虫腹部末端数节变细而延长,形成可伸缩的伪产卵器,平时缩于体内,产卵时伸出。雄性外生殖器也多不外露,而是缩在第9或第10腹板之间。
鉴定来源:《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02卷 鞘翅目 铁甲科》
标本库照片拍摄坐标
水稻铁甲华东亚种 Dicladispa armigera similis 生态照1:27°44’30.606″ N 119°41’7.68″ E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石佛岭)
水稻铁甲华东亚种 Dicladispa armigera similis 生态照2:27°35’20.922″ N 119°38’42.294″ E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长岭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