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der Diptera Linnaeus, 1758 (双翅目)
— 食虫虻总科 Asiloidea
— 瘦芒食虫虻亚科 Stenopogoninae
体多褐色而粗壮,通常多毛,形似大黄蜂。眼面大,两眼之间有一刚毛。足长,能在飞行中捕食,在进食时用足握住食物。亦称盗虻。
— 炭蜂虻亚科 Anthracinae
— 蜂虻亚科 Bombyliinae
— 弧蜂虻亚科 Toxophorinae
小至大型,体长2~20mm,少数种类可达40mm。其体色多样,通常被各种颜色的毛和鳞片,少数种类体光裸无毛,喙通常很长,翅通常有各种形状的斑,交叉脉m-cu通常缺失。
— 舞虻总科 Empidoidea
— 金长足虻亚科 Sciapodinae
足细长;翅脉独特,径分脉(Rs)起源处近肩横脉,第2基室和盘室愈合。
— 舞虻亚科 Empidinae
体小,胸部所占比例较大,腹部长而向後变尖,雄体腹部末端有明显的外生殖器。
— 水蝇总科 Ephydroidea
— 果蝇亚科 Drosophilinae
一般3~4毫米,淡黄至黄褐色。复眼具光泽,裸或被微毛。额部具侧额鬃3对,下方的1对远离眼缘,指向前方;上方的 2对指向后方,距眼较近。后顶鬃端部会合,单眼鬃、内外顶鬃各1对,髭1~2根。喙短曲,口器舐吸式。中胸盾片具纵行排列的细刚毛2~10行;背中鬃2对,中侧鬃缺如;小盾片背面光洁,具小盾鬃2对。后足胫节常有端前鬃。翅透明,有时具淡褐或褐色斑纹;前缘脉2个破折痕,分别位于肩横脉和r1脉之末端;亚前缘脉细弱、退化不全;第二基室与中室联合或有横脉隔开。腹部狭小,雄性抱器具齿,雌性产卵器骨化较弱。卵小而椭圆,白色,背侧有2~10个丝状物或2个膜质突起。
— 水蝇亚科 Ephydrinae
足细长;翅脉独特,径分脉(Rs)起源处近肩横脉,第2基室和盘室愈合。
— 缟蝇总科 Lauxanioidea
— 蝇总科 Muscoidea
— 点蝇亚科 Azeliinae
成虫体中型到大型,灰色、灰黑或具金属光泽,体表被鬃和毛。头部大,能活动。复眼发达,通常为离眼,少数种类雄虫为接眼。触角3节,芒羽状。喙肉质,可伸缩。下颚须棒状,或侧扁而端部呈匙状。胸部常具黑纵条4或黑宽条2;下侧片一般无鬃,仅具若干散生毛。翅大,腋瓣发达,m1+2脉末端常向前呈弧形或角形弯曲,靠近R4+5。cu1+an1脉(第6纵脉)不达翅后缘。腹部有毛,气门在第2-8节背板上。腹部有时具可变色斑。
— 粪蝇亚科 Scathophaginae
翅脉仅前缘脉和径脉明显,其余微弱。
— 指角蝇总科 Nerioidea
— 狂蝇总科 Oestroidea
— 迷蝇亚科 Ameniinae
— 丽蝇亚科 Calliphorinae
— 金蝇亚科 Chrysomyinae
— 绿蝇亚科 Luciliinae
中至大型,常有蓝绿光泽,或淡色粉被;雄虫合眼式,雌虫离眼式,触角芒羽状或栉状。前胸侧板和腹板具毛,最后的肩后鬃在缝前鬃的前面,中侧片和下侧片的鬃排列成行,腹侧片鬃前面2根,后面1根;前翅M1急剧向前弯曲,使R4+5室端部变窄或闭室;腹部短阔,末端有粗毛或鬃;雄虫第5腹板后缘分裂。
— 鼻蝇亚科 Rhiniinae
前胸侧板中央凹陷裸,仅在小盾前有中聚和背中暴,腋瓣上肋裸。
— 麻蝇亚科 Sarcophaginae
灰黑色,胸部背面具灰色纵条纹,绝无金属光泽;多毛和鬃,有粉被;触角芒裸或仅基半部羽毛状;背侧鬃4根。几乎全为蚴生型,雌蝇产蛆,幼虫食腐败动,植物或粪便。
— 追寄蝇亚科 Exoristinae
— 突颜寄蝇亚科 Phasiinae
— 寄蝇亚科 Tachininae
头部大,且能活动。雄虫复眼为接眼。触角芒光裸或少数具微毛。胸部具发达的后盾片,露在小盾片外成一圆形突起,从侧面看特别明显;下侧片和翅侧片各有1列长鬃,为本科的显著特点。M1+2脉急剧向前弯曲。腹部除细毛外,具成列的缘鬃、背鬃和端鬃。
— 禾蝇总科 Opomyzoidea
— 植潜蝇亚科 Phytomyzinae
体长1.5~4毫米,头部有2~6对额鬃,下方的额鬃短小,向内方会合。胸部具规则的肩鬃、中鬃、背中鬃。腹部雄虫可见腹节5节,雌虫6节。
Superfamily Phoroidea Curtis, 1833 (蚤蝇总科)
— 胸扁足蝇亚科 Callomyiinae
— 沼蝇总科 Sciomyzoidea
— 水虻总科 Stratiomyoidea
— 柱角水虻亚科 Beridinae
— 扁角水虻亚科 Hermetiinae
— 厚腹水虻亚科 Pachygastrinae
— 瘦腹水虻亚科 Sarginae
— 水虻亚科 Stratiomyinae
中胸小盾片常有一些刺状突起。绝大多数水虻翅具较小的 五边形翅盘室,可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区分。
— 食蚜蝇总科 Syrphoidea
— 管蚜蝇亚科 Eristalinae
— 食蚜蝇亚科 Syrphinae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个别种类体长可达40毫米。体宽或纤细,光滑或具毛,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头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新月片缺如或不清楚。颜变异很大,或正中突起,或下半部略向前突,或自触角以下向前呈圆锥形突出,或向下延伸。触角3节,芒位于第3节背侧,或触角很长,向前直伸,芒位于第3节末端,称端芒;芒裸或羽状。一般喙短,少数种类喙特别细长,几与体长相等。胸部一般无刚毛。翅大,翅脉在r4+5脉与m1+2脉之间有一条褶皱状或骨化的伪脉,极少数种类缺如,伪脉是识别本科昆虫的主要特征。足简单或特化。腹部狭长、扁宽或棒棍状,至少可见4节,一般可见5~6节,末端数节形成尾器,雄性中一般不对称,扭转、背面不易见。
— 实蝇总科 Tephritoidea
— 寡鬃实蝇亚科 Dacinae
— 花翅实蝇亚科 Tephritinae
— 实蝇亚科 Trypetinae
小至中型,常有黄、棕、橙、黑等色。头圆球形而有细颈,侧额鬃完全,中胸发达。腹部卵形,但有些类群圆筒形、纺锤形或棒形。额部相当宽阔,复眼大,通常有绿色闪光,单眼有或无。触角倒卧而短,由3节组成,第2节背面端部凹裂,无完整的纵裂缝;触角芒生于触角第3节背面基部,光裸或有细毛。翅面常有褐色的云雾状斑纹。翅亚前缘脉(Sc)末端呈直角弯向前缘,此部分细弱,与第1径脉组成翅痣,第4+5径脉与中脉大致平行,中室2个,臀室三角形,末端呈锐角,前缘脉具有2个切口。足着生于胸部腹面的中部两侧,两基节极为接近,爪间突毛状。中足胫节有端距。腹部气孔位于腹膜的边缘,腹部背面可见4—5节,雌蝇第5腹节(可见节)形成圆锥形、圆筒形或扁形产卵器,坚硬,通常分3节,有些种类极长。
— 广口蝇亚科 Platystomatinae
— 恬广口蝇亚科 Scholastinae
有艳丽的颜色和带花纹的翅。触角位于头部沟内,复眼明显分离。喙短,口孔宽大。
— 蚊总科 Culicoidea
— 按蚊亚科 Anophelinae
— 蚊亚科 Culicinae
成蚊翅脉,以及头、胸及其附肢和腹部(除按蚊亚科外)都具鳞片;口器长喙状,由下唇包围的6根长针状构造,即上颚和下颚各1对、上唇和舌各1根。蛹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部有呼吸角1对;不食但能活动。幼虫明显区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无附肢;后气门式,通过气门器或呼吸管呼吸。
— 眼蕈蚊总科 Sciaroidea
— 蛾蠓总科 Psychodoidea
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置于蛾蠓下目 Psychodomorpha下。
— 蛾蠓亚科 Psychodinae
头部小而略扁,复眼左右远离,无单眼;触角长,与头胸约等或更长,由12~16节组成,轮生长毛;口器的下颚须长而曲折,4或5节,喙短而吸血性者长。胸部粗大而背面隆突,小盾片圆;足较短或细长,胫节无端距。翅基部窄而端部或尖或圆,常呈梭形;翅缘和脉上密生细毛,少数还有鳞片,翅脉纵脉多而明显,至少有9条纵脉伸达翅缘,横脉少而不显仅在翅基部有,基室短小;亚前缘脉(Sc)多短或不完整,径脉(R)分4或5条,中脉(M)分3或4条,肘脉(Cu)只1条,臀脉(A)很短或退化。腹部筒形,6~8节,雄外生殖器发达而显露,雌产卵器突出。
— 大蚊总科 Tipuloidea
— 雪大蚊亚科 Chioneinae
— 沼大蚊亚科 Limnophilinae
— 栉大蚊亚科 Ctenophorinae
— 大蚊亚科 Tipulinae
小至大型,体细长少毛。灰褐色至黑色。头大,无单眼,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栉齿状或锯齿状。主要特征是中胸背板有一“V”形沟;翅狭长,Sc近端部弯曲,连接于Rl,Rs分3支,A脉两条。平衡棒细长。足细长,转节与腿节处常易折断。幼虫圆柱形或略扁,头部大部骨化,腹末通常有6个肉质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