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描述:体型狭长,亮黑色或褐黄色。头部宽大,后外角稍圆,后缘稍呈弧凹形,额部稍圆隆,头缝微显;复眼小;触角细长,16节,12-13节常呈灰白色,基节较粗,第2节长短于宽,第3节约为基节长的1/2,其余各节较细长。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前缘横直,侧缘直,灰黄色,两侧向后稍变宽,后缘圆弧形,背面前部圆隆,中沟明显。前翅缩变为口袋盖形,外缘直,内缘弧形,置于中胸背板的两侧,使大部分中胸背板外露;无后翅,后胸背板短宽,后缘弧凹形。腹部狭长,两侧稍呈弧形,7-9节的两侧具纵向隆脊,后角向后延伸为尖角形,遍布小刻点和皱纹,两侧的刻点和皱纹较粗糙,常具硬毛;末腹背板长短于宽,两侧向后稍变窄,后缘横直或稍呈弧形,背面光滑,接近后缘两侧具隆凸;亚末腹板两侧向内侧斜直,后缘弧形,有时中央微凹,表面具小刻点。尾铗短粗,基部较宽,雄虫的内缘向外弯为弧形,顶端尖,两支稍不对称;雌虫的内缘直,向后直伸,顶端尖,两支常呈交叉形。足相对较细长,褐色或黄色,腿节和胫节常具深色环斑。雄陆外生殖器的阳茎基侧突较短小,外缘弧形,阳茎叶一长一短,具深色骨化斑。
鉴定来源:《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五卷 革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