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我们大致决定了在最后一天只夜刷Amigos山的行程,白天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兴致了,毕竟各处除了要买票就是不给用闪光灯。没人管的Amigos山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唯一最后想要破解的种就是哥斯达黎加最精品的古细足螳科的那种长得像苔藓的螳螂,但是当时基本已经要过季了,正好Amigos山有一条记录。只可惜我们不确定下不下雨,前几天的经历可以直接证明雨天的Amigos山非常危险:坡度太大、滚石太多、到处都是泥浆,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我的两个闪光灯都要彻底断了,对白平衡的影响太大,照片拍出来都莫名黄黄的,后期也调不过来,已经没法出那么好的片了。不过我们还是决定拼一把。毕竟这次来哥斯达黎加拍的虫根本达不到我预想的目标种数。总之,朋友,这是一场豪赌!
傍晚时分,天晴,我们在Amigos山脚下找到了一处“山景饭店”,不得不说景色确实不错。这个小山谷真是承载了我一个星期对蒙特韦尔德的所有记忆。
“我叫司机了。”
还是那位司机,全程负责了我们的接送,即将把我们送到Amigos山山顶。如我们所料,当司机转到前往山顶前的一个弯道处时,因为泥泞司机已经不敢再往上走了。
“我只能送到这了,祝你们好运!”
我们告别司机之后,我们继续往山顶走。风逐渐变大,雨也开始下起来了,有点糟糕。
矛叶甲族 Doryphorini的成员。中南美洲确实有很多矛叶甲族的种类,长得还都差不多。这种的花纹没见过,很有趣。
一只奇怪的球螋总科 Forficuloidea,不好说是不是球螋科的。
伊拉苏短肖叶甲 Brachypnoea irazuensis Jacoby, 1881,这只位置很好,能拍出柔美的光泽。
我看到了一种有宽大叶子的树,叶子上有不少洞,就下意识的拿手电从底下往上照了下,看到了个巨大的阴影。
“你们看,有个……这象甲也太红了吧?”
一只豹纹玫红象甲 Rhodobaenus pantherinus Champion, 1910。这种的质感非常诡异,诡异到相机根本对不上焦。
一只树蟋科 Oecanthidae。自从树蟋和其他几个亚科从蟋蟀科分出去后,我已经很难讲树蟋科的气质有什么特别了。
“看!拉土!”
“这也太小了吧……”
一只Ummidia 属的盘腹蛛,质感很不错,虽然小但是看上去已经算是成体了。
Orophus 属的螽斯,另外一种模拟枯叶的螽,但看上去有些无趣。
Rocconota 属的猎蝽,身上一堆刺,有趣。
这时一只中型的蜂顺着灯光飞来,我一看这全身的毛就知道这肯定是中南美洲球蚁蜂亚科的精品。最后查到是Sphaeropthalma 属的雄性。
另一种全黄色的矛叶甲族 Doryphorini,看起来跟刚刚那种的区别就是换了个色。
“这生境找那种螳螂也太难了吧……”
“是这样,它只要藏在苔藓里就根本看不到它,我觉得基本是找不到了。”
一只在泥地上缓慢爬行的直头猎蝽属 Sirthenea,据说这只不是若虫,而是短翅型的种类。
Orophus 属螽斯的若虫,翅芽稍微抬起,看起来很有气质。
已经快到山顶了,风大了起来,卷着雨呼呼的往我的相机和脸上刮。高海拔比较麻烦的就是大风,这对我的柔光板很不友好。
一只被风卷到地上的罗颖蜡蝉族 Rhotalini,据说这个族整个中南美只发现了两种,很可能是个新的。
Abracrini族的一种蝗虫,幻紫色的眼睛很好看。
航哥找到的一只纯黑的盔步甲属 Galerita,算是我们这趟最大的步甲了。
一只很油润的异丽金龟族 Anomalini,眼睛很大。
Euproctinus 属的步甲,鞘翅上有于一张有点诡异的黄色笑脸。
尖鞘迪胫步甲 Dyscolus acuminatus Chevrolat, 1835,宽步甲族成员,鞘翅末端有尖刺。
到了一处转角,风异常的大,雨也开始变大了,我们4人看情况不对,决定得逞泥浆还没流下时立即下山,要不然就要被困在山上了。
Ateuchini 族的一种小型蜣螂,长得挺普通。
“诶你们看这是什么?好大!”
“我去??”
叶子上趴着一只Munatia 属的蝗虫,隶属于花癞蝗科Romaleidae。体型相较于常见的棉蝗较小,但依旧很有力气。头上有一个突起的小冠,触角基部几节膨大,看起来很帅。
一种小型的Anchonoderus 属的步甲,棕黄色,体表有些黄色短毛。
我在路边石头上看到个奇怪的甲虫,我不好说是出尾蕈甲还是大蕈甲,看起来很怪,最后回去看了下应该还是大蕈甲族 Erotylini的。
前面航哥找到了一只死了的Parandra 属的天牛,这种长得很奇怪,触角短,牙很大,看起来有点像是天牛和锹甲的合体。虽然已经挂了,但是还是把它摆活点再拍。
Lachnophorini 族的步甲,看上去和刚刚的那种棕黄色的很像,但是这种有金属色。
“我去!你们快来,我好像发现了个不得了的东西!”
“嗯??这是什么鬼的东西?”
“节腹目!蜱蛛!”
“呃……没听过。”
节腹目,或者叫蜱蛛目,仅仅分布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热带。种类少,是很古老的类群。可以算是活化石了。这只就出现在泥地上,差点踩到。被打扰了会把腿缩起来装死,但平时活动的时候还是很舒展的。这种是中南美洲的隐眼蜱蛛属 Cryptocellus。能看出来特征就是看不到眼睛。
雨下的更大了,我只能用膀子遮住我的闪光灯防止漏雨赶紧奔下山,好在泥巴还没彻底变软,我们蹭一蹭就蹭下山了。到了酒店门口我看到了只焰盾蝽,刚准备拍闪光灯就彻底断了。还好是在最后一天,要不然真是最后一丝兴致也没了。
回到宿舍,接了淇哥的闪光灯把昨天的两只角蝉摆拍一下,分别是斑灿角蝉 Adippe zebrina Fairmaire, 1846和茄角蝉 Antianthe expansa Germar, 1835。
结语
以下是我给各位想来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尔德地区)刷山的虫友的建议:
- 哥斯达黎加严重依赖于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尤其是蒙特韦尔德地区,所有的景点和自然公园和保护区都是私人的。进入都需要买票,晚上无法进去刷,除非买了它们的夜探。但是夜探也就两个小时的时间(正常是5点到7点),其实根本探不到什么东西。
- 哥斯达黎加旅游业发达的地区私人自然保护区有很多禁令,尤其是这几年不给使用闪光灯,拍什么都不行。它们害怕你的闪光灯把它们的鸟吓死,虽然这是不太可能的,即使你有法律证据,你肯定也说不过它们,强龙难压地头蛇。
- 当地餐饮和美国消费水平对标,肯定是比中国贵很多的,但是我习惯了。住宿可以选民宿,便宜环境也好。
- 商业发达的地方讲英语就行,但是其他地方会使用西班牙语,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
- 我这次遇到的拉丁裔人人好的占绝对少数,这是很匪夷所思的。只有服务行业人员比较热情,但是可以说所有保护区方面的人态度都特别差。我的印象里拉丁裔人应该都算是比较热情的,但这次确实是足够“逆转”了。
最终建议大家来哥斯达黎加私人刷虫最好就是到一些旅游业不那么发达的地方,避开各种意义的“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并且,远离高海拔!!!!你会变得不幸!(东西真的很少……哥斯达黎加的好东西集中在中低海拔)
全《逆转·蒙特维尔德》系列——完。
太强啦!!!!期待下一次的神奇之旅
神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