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送我们去蒙特韦尔德蝴蝶园。”
“好!”
跟我们说话的是当地的一个出租车司机,我们在第二天晚上的时候认识了,他非常好客,人也特别好,愿意给我们留它的Whatsapp信息,跟我们讲我们随时可以找他接送我们。他也是当地为数不多会讲英语的司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挺尊敬他。在他还在蒙特韦尔德的时候,我们的行程都是他接送的。
蒙特韦尔德蝴蝶园,并不是我们理解上的蝴蝶园。我们认为的大多数蝴蝶园,都是养殖蝴蝶、引入外地好看的蝴蝶养殖,而蒙特韦尔德蝴蝶园则是吸引本地的蝴蝶并担任繁殖的工作。蝴蝶馆并不是纯密闭的,而是有些窗口,外面的蝴蝶找到馆里的寄主就可以进来产卵繁殖,里面的蝴蝶也可以自己出去。整个馆位于精品的Ecological Sanctuary旁边不远处,地势较高。
馆子大厅找到的野生的Acharia 属刺蛾,大白斑很有意思。
到达蝴蝶园之后我们和工作人员聊了下,感觉态度就和生态保护区的人截然不同,都非常好说话。他们还有一个华裔跟我们用中文交流,可能是看到我们也是中国人,就很爽快的带我们买票进了他们的其他昆虫养殖馆。
华裔大哥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养的虫都是什么,讲的很清楚,也提到了这些都是在他们馆里晚上找到的。
方斑巨蠊 Archimandrita tessellata Rehn & J.A.G., 1903,它们躲在养殖箱的落叶之下,比较懒,碰了也不太喜欢动。它们俗称“秘鲁巨人蟑螂”,是很经典的饲养种,体型差不多也就比手掌小一点吧。
我们找了两三天也没找到的“青牛螽”,一只雄性的普通角螽 Copiphora rhinoceros Pictet, 1888,头上顶了一个挺长的角,体色是古怪的黄绿色,并不是因为白平衡的原因看起来黄,而是本来就是这个颜色。碰一碰它会把前足抬起,张开大颚威吓。这个脸加上这个眼睛看起来太霸气了。
中北美洲常见的轮背猎蝽 Arilus cristatus Linnaeus, 1763,前胸背板堪比电动切割机。
已经挂了很久的Chrysina 属丽金龟,这个季节找不到太多大型甲虫的。
有爪目 Euonychophora的物种,也叫栉蚕,俗称天鹅绒虫,也是非常著名的热带雨林生物,捕食性,会吐出一种粘液来捕食。我走了一圈没看到这几只,就借淇哥拍的照一用了。
大致看了一圈之后大哥就把我们领到蝶馆了,我也换出了大长焦。第一个馆是各种蛱蝶的混合馆。海伦闪蝶 Morpho helenor Cramer, 1782是闪蝶属最常见的种类,广泛分布于中南美洲地区,长相也挺普通。幼虫的寄主是一种阔叶的热带植物,全身上下很多毛,看起来长得不太像蛱蝶幼虫。
黄肱蛱蝶 Colobura dirce Linnaeus, 1764长得有点尾蚬蝶那味。
橙斑黑蛱蝶 Catonephele numilia Cramer, 1779雌雄异型,雄性的翅正面是几个大的橙色斑块,雌性则是全黑带点花边。我还在馆里找到了一只墨西哥黑蛱蝶 Catonephele mexicana Jenkins & R. G. De la Maza, 1985的雌性,从腹面看颜色更加暗淡。
钩翅蛱蝶 Hypna clytemnestra Cramer, 1777,长相奇趣,但翅还是没有鹞蛱蝶 Consul fabius Cramer, 1779的前翅那么钩。
绿帘蛱蝶 Siproeta stelenes Linnaeus, 1758是当地常见的帘蛱蝶,但长得和红端帘蛱蝶完全不同。
敏芷凤蝶 Papilio thoas Linnaeus, 1771和北美芷凤蝶长得挺像。
一些场馆里的袖蝶:黄条袖蝶 Heliconius charithonia Linnaeus, 1767、幽袖蝶祖雷卡亚种 Heliconius hecale zuleika Hewitson, 1854、艺神袖蝶 Heliconius erato Linnaeus, 1758、伊莎贝拉佳袖蝶 Eueides isabella Cramer, 1781、珠袖蝶 Dryas iulia Fabricius, 1775。袖蝶族的各个属,袖蝶属,珠袖蝶属,佳袖蝶属等等都是中南美洲的常见蝴蝶,也是经典类群,前翅一般都很横长,花纹也很鲜艳。
第二个馆是夜行性大型鳞翅目的馆。一般的猫头鹰环蝶都是夜行性的,白天也就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巴西猫头鹰环蝶 Caligo brasiliensis Felder, 1862,后翅的乱纹很有特点。我之前在圣地亚哥动物园拍过养殖的黑猫头鹰环蝶 Caligo atreus Kollar, 1849,后翅有明显黄白色条纹。
一只勒氏窗大蚕蛾 Rothschildia lebeau Guérin-Meneville, 1868,白天也不活动。窗大蚕蛾属中南美洲常见大型蛾类,前后翅都有三角形或圆形的窗斑。
第三个馆就是综合馆了,园区的一些螽斯蜚蠊也都是这找的。老朋友黄腹无刺蜂 Trigona fulviventris Guérin-Méneville, 1845的巢建在树洞里。
此场地设有专门的芭切叶蚁的养殖基地,也就是给它们搭建专门的搬运路线。这里我就补了一张巨首芭切叶蚁 Atta cephalotes Linnaeus, 1758的“工作照”。
一只Mictopsichia 属的卷蛾,长得很怪,有点像舞蛾。
黑色的蚁形甲科 Anthicidae,挺有气质。
“所以你有什么推荐的刷山地点吗。”
“我们这边对面有个叫做Cerro Amigos的山,海拔高环境也不错。”
“我们想明天去Cloud Forest Reserve。”
“哦,那边也可以,不过Cerro Amigos的山环境跟它差不多,还免费。山上有信号基站,基站里的人我都认识都很不错,你们可以登顶看看;你们也可以去对面酒店的后山去看看,那边有个小的信号塔一般没什么人在那,那边也还可以。”
“好好,非常感谢。”
大哥给了我们一些地址之后我们就动身出发了。我们决定吃完饭后先往酒店后山出发。经过生态保护区门口的土路我又用50微补了一些访花的蝶。雷娜塔矍形眼蝶 Yphthimoides renata Cramer, 1782长得有点普通,和矍眼蝶属挺像。访花的阿尔太纳美绡蝶 Pteronymia artena Hewitson, 1854,后翅翅脉和绡蝶属不同,有个分叉,是美绡蝶属的属征。还有从Ficus la Raiz飞来访花的异乡绡蝶 Ithomia xenos Bates, 1866。
阿迪斯花蛱蝶 Anthanassa ardys Hewitson, 1864和之前见过的暗翅花蛱蝶不同,翅显得更鲜艳明亮。
午饭又吃了顿豪华牛肉汉堡后我们就走到对面的酒店了。能明显感到坡度有点大,爬的有点吃力。酒店入口找到了橙红色的朱氏弓背蚁 Camponotus juliae Emery, 1903,之前没见过。
一只趴在树叶中间的亮何猎蝽 Heza similis Stål, 1859,简直就是南美版的六刺素猎蝽。
“瘤蝽!好像是美国也常见的那个!”
“啊?什么鬼?”
一看还真是一只美国也能见到的宽带瘤蝽 Phymata fasciata Gray, 1832。一般这种瘤蝽会待在花上依靠前足的捕捉足捕猎,只可惜这只羽化有点失败了。
我在旁边扒树叶用来摆拍的时候,突然树上有几个绿色的东西在跳,仔细一看竟是角蝉!这种绿肩角蝉 Alchisme grossa Fairmaire, 1846长得和前两天的黑肩棘角蝉有点像,但是肩角更长。
我们看了眼地图,决定从大路旁边的小路深入此山。这条小路非常阴间,泥很软很滑,而且坡度大。要不是有一些落叶和木头可以用来增加摩擦力,我都要得摔个几次。我们还是一样一边翻木头一边向前走。我们翻到一种Bolitoglossa robusta Cope, 1894无肺螈,全球易危,是个还行的精品。不知道什么原因,身上看上去有点干。
地上乱跑的哥斯达黎加特产——哥斯达黎加旋头蚁蜂 Hoplognathoca costarricensis Suarez, 1962,头上有两簇黄色的旋毛,头也很大。
找到一棵很粗的树,上面果然有好货。一只找地方产卵的伪新虎天牛 Neoclytus personatus Chemsak & Linsley, 1974,还有一种很长的双带叉胫锥象 Claeoderes radulirostris Boheman, 1833,鞘翅两条黄色带,前足胫节有一支粗刺,和胫节形似叉。
走到路的镜头我们也如愿以偿的见到了那座信号塔。
从树皮里拔出来另一种黑蜣,角皮黑蜣 Ptichopus angulatus Percheron, 1835。本种属于黑蜣族,体型略小。发现两种型,小牙型和中牙型。
叶子上找到的一只郭公虫科 Cleridae,长得有点普通。
“你找到啥了?”,我指了指叶子上的一个小黑点,“我好像找到了一个小甲,哦不对,这个好像是那个我之前在文章里看过的,模拟甲虫的跳蛛!”这是一只Cylistella 属的跳蛛,体型很小,腿也很短,看起来很可爱。
长得油光滑亮的跳甲族 Alticini。
找到的另一种Ephuta 属的蚁蜂。
“另一种泽蚤蝼!”这种蓝色的泽蚤蝼后翅更长体型也更大,是钳泽蚤蝼 Ripipteryx forceps Saussure, 1896。
淇哥找的长胸心盾拟叩甲 Camptocarpus longicollis Hoch, 2004,身体铜色很光亮,触角短外面几节扩大成扇状。
从丛林里绕出来是一片开阔的地带。风景真的很好,50的焦段也可以进行一些风光摄影。建筑物旁边有几个蜂鸟喂食器,有看见2种蜂鸟,拍完风景之后我就换长焦了。
大致拍完鸟之后太阳也就落山了,可以说在最高的观景台拍夕阳真是一绝,留影也很不错。
天上飘起了毛毛细雨,风也开始大了。
风把一只方胸隐翅虫族 Leptochirini吹了过来,这类是生活在树皮里的,不知道为什么会飞到马路上来。
因为雨越来越大了,我们只能快速下山找个饭店吃个饭再躲个雨,顺便商量下晚上去哪。既然白天那个华裔大哥说Cerro Amigos山挺不错,我们决定晚上先小小的逛一下Cerro Amigos山。
Cerro Amigos山只有一条登山道路,是一个很长的土路,刚上山时坡度巨大,再加上路面到处都是碎石子,我们每个人都险些滑下山。天上还在飘着毛毛雨,我们只能尽可能的降低重心,一点一点爬山。
“诶,这个是棒角!”航哥喊到。这就是那类长得像步甲的棒角甲,属于刻鞘步甲族 Ozaenini,放在亚热带和温带可是个精品,但是这里数量还算多。
浩哥又说到:“这个行军蚁好奇怪啊。”我凑上去一看,是种全身布满刻点的内瓦蚁。内瓦蚁属长这样的只有那朵奇葩——苏氏内瓦蚁 Neivamyrmex sumichrasti Norton, 1868。本以为会有行军部队,没想到只找到一只。
一种全身金属光泽的伪瓢虫科 Endomychidae,看起来挺不错。
Pristimantis ridens Cope, 1866,挺常见了。
长得挺靓丽的一只寄蝇科 Tachinidae,被雨打到地上。
Stygnomma 属的一种强肢盲蛛,长得很有意思。
一只体型短小的苔螋科 Spongiphoridae,我本以为是若虫不打算拍,没想到一看竟然有后翅。
“诶,这个是!这个是!”我立刻趴在地上拍了起来。“终于!终于啊!”我加新了一个新蝽总科的科——球蝽科 Canopidae,全世界总共也没几种,仅分布于新热带界,长得像是龟蝽和盾蝽的混合体,是个大精品!对于我这种蝽类爱好者来说这个东西就相当于是蝶佬发现野生金斑喙凤蝶的那种感觉。这种应该是印球蝽 Canopus impressus Fabricius, 1803。
一种长得挺好看的树皮象甲族 Hylobiini。
和前几天晚上一样,雨越下越大了,再加上山路险峻,我们实在是不能再往山上爬了,只能慢慢摸索下山,还差点滑了几跤,真是有点危险。期待第五天的云雾森林行程!
下一集听起来好危险
精品!
支持